土工格柵處理填筑體不均勻沉降的作用
一、土工格柵在實際工程應用中表現的特點
1、由于格柵網眼的存在制約了顆粒材料間的橫向移動,對于土質顆粒夾擠在網格內形成機械咬合作用,可以形成了良好的嵌鎖作用。通過這種機械咬合作用使土體具有較好的整體抗剪能力。由于網面的摩阻力產生對土體的拉力,增強了結構抗剪能力的整體性從而在土體和網格柵間產生有效的應力傳遞,有效地減少了土體的側向位移作用。
2、土工格柵與砂墊層或填土層共同作為一層,這一層具有同路基和地基或軟土地基不同的剛度,它既是路堤的柔性筏基,又是地基及軟土的排水通道,地基中多余水分可通過網格滲透消散,并且還可以可阻止不同材料相互摻雜,保證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從而減少作用于軟基的荷載壓應力。所以在地基變形顯得均勻,差異化的沉降較小。
3、土工格柵是當今社會生產的一種新型的聚合物材料,而且經雙向定向拉伸后,這種材料的縱、橫向抗拉強度均勻,具有良好延性、高抗疲勞性和耐腐蝕性。對于在保護層的養護用料上,應該嚴格篩選,需要選用質地堅硬和粒徑均勻的材料。對于砂墊層要求用潔凈的中粗砂,含泥量應做到小于5%,其目的是形成排水通道的作用。
二、土工格柵在施工中的注意
1、施工場地:需要先清除表土,對于填方、挖方路段表層不小于30�M種植土、草皮土、樹根和含有腐圬物質的土清出和尖刺突起物,集中堆放于棄土場,并壓實平整、呈水平狀。對于臺階,應在填前碾壓前半填半挖沿路線縱向,而填方段和挖方段交界處沿橫向用推土機或挖掘機開挖寬度不小于2m的臺階,而臺階設2%-4%向內傾斜的橫坡。
2、土工格柵鋪設方式。在場地上安裝鋪設的格柵其主要受力方向(縱向)應垂直于路堤軸線方向,鋪設時就要平整,無皺折,并且盡量張緊,而鋪設的格柵主要受力方向最好是通長無接頭,幅與幅之間的連接可以人工綁扎搭接,并且其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厘米。一是底層土工格柵鋪設。在路基填筑至下路堤頂后,對于開挖填挖交界挖方段臺階時,其開挖寬度不小于7m,臺階面碾壓壓實度不應該小于91%,并且在交界面碾壓成型后,人工對土工格柵鋪設面進行作用。二是上層土工格柵鋪設。在上層土工格柵鋪設位置為上路堤頂面。二3%灰土填方路基填筑至上路堤頂后,與路床處理底標高平齊,在人工整理格柵鋪設面,其鋪設方法與底層格柵鋪設相同。三是中間層土工格柵鋪設。中間層土工格柵鋪設于上路堤填筑層中,上路堤填筑分三層施工,下層填筑層填筑完成后,整理碾壓土工格柵鋪設面。
3、填料的施工要點。在填料的選擇上應該按照設計要求選料,而且宜優先選用礫類土和砂類土力學性能穩定,受含水量影響很小的這種材料。但是為保證壓實重量,對于填料粒徑不得大于15厘米。當格柵鋪設定位后,就需要進行及時填土覆蓋。先在兩端攤鋪填料,并且將格柵固定,再向中部推進。對于碾壓的順序應該做到:先兩側后中間。碾壓的規則是:壓輪不能直接與筋材接觸,未壓實的加筋體一般不允許車輛在上面行駛,以免筋材錯位。壓實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一般分層壓實度為20-30厘米,這是是加筋土工程的關鍵點。
三、土工格柵在填筑體不均勻沉降的作用效果
1、路堤過渡段的粗顆粒填料在高壓力和低孔隙率的條件下,隨著自然引力的作用,就會使得土體體積發生的物理作用變化,其中就會存在包括土粒的彎曲、滑移、滾動和壓碎,而其中關于土粒的滑移、滾動與土粒滑移、滾動與土粒的摩擦力是密切相關的。對于路基填筑體的壓密下沉為將會是永久下沉,并且不好恢復的。這樣的發生現象存在于兩個時間段:一是在施工階段的下沉現象,這就要求填到設計標高。二是在施工后存在的下沉現象,它對于后期的運營將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就需要減少沉降差,而降差的關鍵因素在于減少路堤填土的側向位移。土工格柵就有能提高地基承載力和增加地基穩定的作用,同時還有對不均勻的沉降有調節作用,能較快的減少路基的沉降差異效果。因為土工格柵和砂礫層共同構成比軟土剛度大得多的復合墊層的效果現象,并且對于上部施加的荷載起到重新分布的作用,在其滲透排水作用下可以使地基受力趨于均衡,能夠使軟基加快排水固結,促成路堤均勻沉降的效果。
2、土工格柵具有網狀結構,在其填筑時,可以使孔隙水壓力更快地消散,也能夠使得在其沉降過程中,也能夠均勻沉降。所以說在使用土工格柵就能夠更有效地保證路堤填筑時的安全,以此加快此類路堤的沉降均衡穩定。這樣對于粘性土地基的加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總而言之,路基過渡段產生不均勻沉降問題酒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而定,如在路堤填土的厚度和密實度要求,就需要在土工格柵上的第一層甚至兩層適當放松。亦如路堤橫斷面方向的弧形沉降對土工格柵的抗拉強度具有較大的作用力,而且在其沉降差異中也是較大的,這就需要加強控制施工中的各個環節工序的工程質量,,對土工格柵的橫向搭接長度和搭接方式做好工作。